当前位置:
首页 > 新闻 > 篮球新闻

CBA 全员体测冲上热搜!提升联赛质量需对自己 “狠点”

  • 时间:2024年09月13日 15:45|
  • 来源:网络转载

      360直播近期,CBA 体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除了参加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比赛的张宁、赵嘉仁、陆文博和朱渊博四人获得免测资格外,今年的体测要求全员参加。这一举措在篮球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
然而,在体测过程中,却出现了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问题。不仅贺希宁、杨政等知名球员未通过体测令人倍感意外,王奕博、刘懿霆更是在体测中不幸受伤。于是,围绕全员体测的争议,再度在球迷中引发了激烈的热议,甚至有人对体测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。

CBA 全员体测冲上热搜!提升联赛质量需对自己 “狠点”
      实际上,赛季前的大规模体测,并非今年才首次出现。与现在项目类似的测试,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1 年,当时的倡导者,正是现在再次分管男篮的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。2017 年,全员体测改成了每队抽取 2 名球员参加。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节节败退,补足体能短板成为球员们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务,全员体测就此正式重启。
据了解,今年 CBA 体测项目包括:2 分钟强度投篮、负重深蹲、负重卧推以及专项速度耐力测试。其中,专项速度耐力测试也被称为 “夺命 17 折”,要求球员在边线之间进行 17 次折返跑,共跑 4 组。这个项目难度颇高,不少球员都在 “夺命 17 折” 中遭遇了挑战。
      有人对标准制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,同时也对体能测试的方式和内容是否需要改进提出了疑问。但更多的人认为,这样的体测能够提高联赛门槛,进而提升比赛质量。中国篮球名宿马健就直言不讳地说道:“如果连这个基本要求都达不到,我看就不要去赛场上丢人现眼了……” 马健的这番话虽然言辞犀利,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球员体能和职业素养的高要求。
毫无疑问,CBA 体测的出发点是良好的。对球员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 “岗前测试”,更是一种对自己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严峻考验。像是老将周鹏,即将年满 35 岁,却依然能够顺利通过 “夺命 17 折”,为其他球员树立了榜样。在 CBA 球员内驱力不够强的情况下,通过外部制度给球员上一道 “金箍”,促使他们练好基本功,做好体能储备,无疑是非常必要的。虽然体测出现意外伤病是小概率事件,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。
      需要注意的是,既然已经决定进行体测,就需要严格执行标准。以往就出现过补测时不允许媒体进场,结果第一次测试未通过的球员在补测中普遍过关的情况,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真实性的强烈质疑。无论如何,唯有肯 “下狠手”,中国篮球才有进步的可能。只有以严格的标准要求球员,才能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技水平,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 

相关标签